远程办公的核心诉求依然是“上工”,前提是远程,保障是远程,纠结也是远程。
说前提的远程是不得已,是防控疫情设置的障碍:社交隔离、阻止聚集,想工作(办公)就得远程。无远程,不工作,就得“停工”。
说保障是远程,是因为技术的进步、赋能,可以远程工作,而实现远程“上工”。
到公司“上工”,还是在家“远程”办公。在通常的情况下会从某些员工、某些岗位逐渐地发生变化。但今天不同,全公司、全社会便在几乎一夜之间,从打卡考勤挤公交的上班工作模式,切换到在家远程办公了。被逼的。
远程工作目的终究是办公,或者说是工作,通俗的说法就是上班、上工。在全球疫情依然异常严峻,感染总例数200多万的危机时刻,各国政府念念思思的还是“复工”。各国的企业,千千万万的雇主、老板、企业家,心心念念的其实也是“复工”——办公,工作!
其实,远程办公(远程工作)并没有被认为取代或等同于通常的办公或工作,不然的话就没有“复工”的急迫了。不要说企业如此认为,就是能得享弹性工作的自由且免受通勤之苦的员工们,也是这样认识的。
对待远程办公,其实我们是纠结的——远程办公不等于全面工作,不能代替复工。
远程办公的发展走向,有两种观点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因为关乎我们每一个人,不关你事管理者还是员工,职责不同岗位各异,但都是工作者无疑。怎样工作是我们的工作方式。
一种观点认为,疫情总会过去,生活还将继续,工作当然也将继续。因此,复工,复工,复工是必然的,这没有悬念。虽然,复工之日一再后延。不然就像微信朋友圈广为流传的一个段子所说:
“一觉醒来,延期到2月3号上班;
再醒来,延期到2月10号上班;
再醒来,延期到2月17号上班;
再醒来,不用来,公司倒闭了。”
问题似乎很明白,远程可以工作,但不能完成所有工作,有些岗位、也有些员工、有些时候需要同时共现于同一个工作空间,物理的,面对面的。
疫情过后,工厂还是那座工厂,车间还是那个车间,农田、大棚、生产线,该下田的下田,该上班的上班,做管理的继续开会面对面。
另一种观点认为,不论疫情什么时候过去,都不会回到世界的从前。事实也是如此,疫情不会很快结束,正在全世界传开,疫情正肆无忌惮的蔓延。分型变异,新冠病毒很可能会对人类社会反复冲击,它大概只能被控制,却短时间里无法消灭。也许会与人类长期共存,进化共演。这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社交交互方式,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大范围时间里人们的社交距离将发生改变,当然这就是我们的交往与协作(C&C,Communicating and Collaboration)。你那就意味着远程工作(远程办公)将成为工作的常态,凡是非必需物理空间同时共现的工作都可以远程地进行。换句话说,人们将不必因为工作而移动自身,协作(工作)将随时随地的进行并达成。
未来无论新冠病毒疫情如何发展,远程办公(工作)将在更广泛的层次继续,逐步深化、泛化。核心诉求核心诉求已经从“上班”转移到“工作”之上,特别是并不再强调远程,而是要求任何地方、任何方式地进行“工作”。Anywhere,Anyway。
这样就不难理解中国疫情防控最严峻的时刻,我们在提倡“远程办公”的时候,微软主打推广的却是AnywhereOffice——
“每天进入同样的空间,停留同等时间的时代正在迅速消逝。工作场所正在发生变化;如今的劳动力希望在他们想要的时间和地点灵活地完成工作。今天的用户想要的是 Anywhere Office。”
Anywhere Office,Working Anywhere!
当然,对于那种非要处于老板的监控之下才干活人来说,对于那些看不见员工在眼前就不放心的老板们而言,那就接着打卡上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