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产品
记得上世纪80年代上大学路过北京,火车站附近的面食不贵,质量却很差,里面还会夹着沙子,然而庞大的人流有这样的刚需,所以根本不愁销路,顾客也只能接受!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现代企业不断的推出新产品,快速的升级与迭代,本来是好事,但很多企业因为产品迭代多,版本多而提前结束维护。特别是一些软件行业的公司要求客户必须升级,打补丁,然后才能接受维护,所谓的以客户为中心变成了只要态度好,而问题却不给予解决。例如某新版APP升级必须要开放一些手机的非必须的私有信息权限,否则就不能升级,而且每天都能收到升级的提示,有些移动APP连找信息都困难,甚至有些反人性的设计…这些以企业私立强制客户的做法是否已经远离了以客户为中心了呢?是否已经上升到伦理问题了呢?可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有很多老客户掏钱接受“有偿服务”,究其原因,用户更换厂商的代价远远大于服务费,而且还有会牵涉到户内部各部门的利益,换另一个厂商情况也不会好太多,大环境如此也。国内市场巨大,厂商不缺客户,很多时候客户的需求并不能排在第一位,其实更多企业的服务都难以说及格,因为服务的政策既不以客户的使用年限为依据,也不以客户的需求与应用价值为标准,而是依据企业的自身成本和投入!
这几年的海淘越来越热,大家更喜欢国外的一些产品,从汽车到一个小小的保温杯,虽然不知道它们的质量标准,不仅产品的人性化设计能打动人心,而且质量也是无可挑剔的,甚至能给你带来惊喜,例如去年我新换了一辆新车,从省疾控中心借了一台高精度环境测试仪器对车内空气质量进行测试,测试的结果有点出乎我的意料,空气质量比开窗的环境好很多,更让我惊讶的是这样一个大热的卖点竟然不是该车的宣传点,也许厂家认为是应有之义的,我想这就是品质吧。
中国GDP增长很快,2017年高达82万亿元,但如果我们的产出平均只能使用6年,则国家整体财富不会超过450万亿,也就是80万亿美元以内。当我在耶路撒冷看到1000年以前的建筑还在使用的时候,我真的真的非常震撼,而同样让我震撼的是在北京能够看得见的车型在以色列也都能看到,如此狭小的市场,中国车企还敢于参与竞争吗?
我们从国外买回来的是菜刀,不是大炮,也不是手机,但你一定能够感受到其品质,那种淡定与从容…… 质量问题非不能也,实不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