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产品
3.价值
价值就是人的社会交往的目标得到满足。协同软件所实现的价值分为个人价值、组织价值和社会价值三种。
(1)个人价值
在个人层面,价值大致可以被理解为马斯洛所总结的人的五种需求层次,这些需求的满足就是实现了个人“价值”。当然,理论学家们早已经论述过,人的需求可能更多地不是分层实现,而是分类实现。即人的需求不是一种线性似的从低到高满足的过程,而是一种复合式地、多重类别的需求共存的状态。古语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要讲到物质的丰富程度,几千年前是远远不如当今的,但礼节荣辱等也不是现在才发展起来的。
协同软件所能实现的个人“价值”是有限的。比如,它不能直接创造物质财富,满足不了人们物质生存的需求(在协同软件中发工资条可不算创造物质财富);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安全需求,比如“会用协同软件就不会下岗”这种对工作机会的潜在保障,但是它不能直接保护个人的财产和健康安全;它能满足人的部分社会需求,比如归属感、同事间的需求感等,但与亲情、爱情、公益需求等有些距离(能否在协同软件中搞对象,有待于发掘典型客户经验后才能断言);它能满足人的尊重需求,如被认可、被关注、成就感、在组织中的地位等,但现在的协同软件这方面的功能还不多;它也能满足人们的某种自我实现的需求,如在组织中的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及自我实现等等。
协同软件要实现个人价值,这对于广义协同来说是毋庸置疑的,但对于组织内的协同,则是有争议的。一般而言,当前的协同软件主要还是围绕着组织的目标来设计功能的,对于个人或小圈子的功能需求,更多的也是从工作出发,比如为员工提供的知识管理还主要是工作知识、小圈子主要是虚拟工作团队等。这是传统的组织行为模式。但是当Goog1e公司的厨房受到大家追捧、弹性工作制成为组织变革的趋势时,组织需要越来越关注成员的个体价值满足。协同软件在这方面能做到什么程度?
(2)组织价值
组织价值是所有与之相关的个体的价值集合,但绝对不等于个体价值的总和。梅奥教授的“霍桑实验”就揭示了一个现实:组织中非正式群体有自己的规范,它使群体保持一种相对均衡的生产能力,而不会有人逞强干得太突出。而对于组织而言,这无疑有损其最大价值。
组织价值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1)被市场认可的经济价值。营利性组织的主要价值是其经济价值。组织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开展业务。所有组织内的协同行为的根本目标是为了实现经济价值。从“泰勒制”大大提高工人的生产率开始,人们就意识到对人和组织的科学管理可以直接带来经济效益。协同软件如果要提高组织的经济价值,就要最大限度地吸收和应用这些理论。
2)被社会认可的社会价值。无论营利性组织,还是公益组织,或者社会管理组织(如政府部门),都承担着创造社会价值的任务。协同软件如何实现社会效益?当然,协同软件更应该对社会管理有直接作用,以促进更普遍、更基本的社会价值实现。此外,组织的价值观、伦理行为、社会公益等也都是组织社会价值的应有之义。
3)被员工认可的文化价值。协同软件直接改变了组织的文化。组织最基本的文化是其制度,此外还包括组织的进取心、团队精神、结果导向、注重细节、创新精神以及稳定性等。协同软件可以承载许多组织内部的文化诉求,如果在协同软件的功能设计中都够用、好用,那么组织的文化不仅可以得到重构,而且还能有新的发展。
(3)社会价值
协同软件对个人价值和组织价值的实现,也是其社会价值的体现。除此之外,协同软件未来还能通过技术进步,直接实现其社会价值,如专门的社会管理协同软件、基于“公有云”的公众协同系统等。具体为:
1)社会管理价值。社会管理事业直接管理和协同人的各种社会关系,尤其是公民与社会管理部门如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等的关系。基于协同的社会管理模式,可以更好地协调社会事务中的相关各方,提高社会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促使社会事务的公开透明化,从而改善整个社会的生存发展环境。
2)公众协同价值。当今社会,社会公众除了个体间在生活方面的交往之外,在合作做事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人们不只在正式组织中才能一起做事,围绕事情建立的临时团队、虚拟团队、项目型团队等模式日益盛行。这种新的组织形态需要协同软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丰富的知识模型、轻便的应用架构以及灵活的商业模式等。协同软件要基于技术的进步如SaaS、云来构建服务于这种价值的新模式。
注:本文摘自由致远协同研究院出版的《协同管理导论》,转载请注明出处,即“致远软件官网”。申请试用致远软件相关产品,请拨打免费电话:4007003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