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开通体验×

只需10秒,即可快速申请开通体验

注册 登录
首页  >  关于致远  >  致远动态  >  新闻详情

体验产品

  • 大型企业协同管理平台 A8+
  • 中小型企业协同办公平台 A6+
  • 企业信创协同管理平台 A8-N
  • 移动协同办公平台 M3
  • ERP管理系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工具
    时间:2025-05-20新闻来源:致远互联浏览量:43

    ERP管理系统作为整合资源、优化流程的核心工具,正成为企业突破管理瓶颈、提升竞争力的关键。邢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邢钢”)的信息化实践,深刻展现了ERP系统与协同管理平台的融合如何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迈进。

    ERP管理系统

    一、制造业转型困境:规模扩张下的管理挑战

     

    作为全国知名的高端线材生产企业,邢钢在2000年代进入高速发展期,企业规模扩张与管理效率的矛盾日益凸显:

     

    组织架构复杂:拥有近30个部门及分、子公司,采用集团化集中管控模式,跨部门沟通成本高,审批流程冗长。

     

    传统管理低效:公文传递依赖人工跑腿,审批需层层签字,遇领导出差常导致流程停滞,一份合同审批耗时可达1-2周。

     

    系统孤岛问题:虽已部署ERP-NC、CRM、HR等系统,但缺乏统一的组织管理平台,数据交互与流程衔接困难,难以形成管理合力。

     

    邢钢的痛点折射出制造业共性难题:业务系统解决了“事”的管理,却缺乏“人”与“组织”的协同能力。如何将ERP的资源管理优势与组织流程优化结合,成为转型关键。

     

    二、ERP系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底层基石

     

    邢钢的转型始于2002年与用友集团合作部署ERP-NC系统,其核心价值体现在:

     

    (一)业务流程标准化

     

    全链条覆盖:ERP-NC集成财务、供应链、生产制造等模块,实现从采购、生产到销售的业务数据实时流通,消除信息断层。

     

    数据驱动决策:通过系统自动生成财务报表、库存周转率等关键指标,管理层可实时监控经营状况,精准调整生产计划与库存策略。

     

    (二)资源管理集约化

     

    物资编码精细化:统一管理数万种物资编码,避免重复录入与错误,保障生产数据准确性,为供应链协同奠定基础。

     

    客商管理智能化:搭建国内钢铁行业首个网上客商服务系统,实时共享供应商与客户数据,优化合作伙伴关系。

     

    (三)管理体系规范化

     

    认证体系落地:通过ERP系统固化ISO质量、环境管理等标准流程,推动企业通过多项国际认证,提升管理合规性。

     

    成本管控透明化:实时追踪原材料采购、生产能耗等成本数据,助力企业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

     

    三、协同管理平台:激活ERP价值的“神经中枢”

     

    尽管ERP-NC解决了业务层问题,邢钢仍面临组织管理效率瓶颈。2007年引入致远A6协同管理软件,与ERP形成互补,构建“业务+组织”双轮驱动体系:

     

    (一)流程再造:从“周”到“天”的效率飞跃

     

    审批电子化:将财务审批、合同审批等25000余个流程转化为“表单+流程”模板,领导通过A6移动审批,平均审批周期从1周缩短至2-3天。

     

    跨系统集成:通过单点登录技术,实现A6与ERP-NC的编码审批数据互通,物资编码审批后可直接同步至NC系统,避免人工录入误差与滞后。

     

    (二)组织协同:打破部门壁垒的“数字桥梁”

     

    制度落地工具化:将上百个管理制度嵌入A6流程,像销售合同需经区域经理、计划科、主管领导等多级会签,系统自动记录审批意见,确保制度执行可追溯。

     

    知识管理体系化:归档各类办公文档,形成企业知识库,解决传统模式下制度文件传递滞后、版本混乱等问题。

     

    (三)全员参与:高渗透率的数字化文化

     

    上线率高达90%:通过强制电子审批、优化模板体验等措施,A6用户并发量常达上限,员工从“被动使用”转向“主动依赖”。

     

    场景扩展深化:应用从行政办公延伸至质量异议管理、厂区物业管理等40余个场景,实现“人、事、物”全要素数字化管理。

     

    四、融合之道:从“工具叠加”到“生态协同”

     

    邢钢的实践揭示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逻辑:ERP是“骨架”,协同管理是“血肉”,二者融合形成完整的数字化管理生态。

     

    技术层:通过API接口与单点登录,实现ERP与协同平台的数据互通,避免重复登录与数据孤岛。

     

    流程层:ERP负责业务逻辑与资源计算,协同平台聚焦流程审批与组织协作,形成“业务触发-流程驱动-数据回流”闭环。

     

    战略层:以ERP支撑规模化生产,以协同平台激活组织敏捷性,共同支撑企业从“制造”向“智造”跃迁。

     

    五、启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邢钢模式”

     

    邢钢的转型路径为行业提供了三重借鉴:

     

    分阶段实施:先通过ERP夯实业务管理基础,再以协同平台解决组织效率问题,避免贪大求全导致的实施风险。

     

    场景化切入:从高频审批、跨部门协作等“痛点场景”入手,比如合同审批、物资编码管理,快速验证工具价值并积累用户信任。

     

    文化与制度协同:通过强制电子流程、优化操作体验等方式,推动员工适应数字化工作模式,避免“系统上线、流程照旧”的两张皮现象。

     

    在工业4.0时代,ERP与协同管理平台的融合仅是制造业数字化的起点。在AI、物联网、数字孪生等技术的深入应用,未来的管理工具将更具预测性与自主性——例如通过ERP数据预测设备故障,通过协同平台自动触发维修流程。邢钢的案例证明,传统制造业唯有以ERP为根基,以协同创新为动力,才能在数字化浪潮中重构竞争力,驶向智慧制造的新蓝海。

    新闻标签: ERP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