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所说的协同管理产业特指围绕协同软件的设计、开发、销售、应用、研究及服务而形成的所有企业、组织和个人的集合。
如前所述,协同是人的一种基本属性,对这一属性进行管理,形成了各种协同技术和工具。基于这些技术和工具聚集起相关的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和研究者,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特定的产业集群。
从产业发展的历史事实来看,人们并未把诸如邮政、电信、交通、出版等产业定义为协同管理产业,虽然它们也具有协同管理的某些属性。协同管理产业是随着协同软件的兴起而逐渐被明确界定的,所以它首先是以协同软件为核心,这是产业诞生的历史事实。协同软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证明了协同管理市场的存在:一种以“协同行为”为核心的产业不仅是成立的,而且是有价值的。并且,协同管理产业未来的发展也必然以协同软件为基础,而不会再去寻找另外一个产业基点。
从逻辑上而言,协同管理产业显然要宽泛于协同软件产业。那么在软件之外,协同产业还会包含哪些内容呢?随着协同软件的发展,我们会发现有一些伴随性、支撑性的产业形态会逐渐产生,并日益强大,获得在整个产业中的位置。协同软件走过10年的历程了,但从协同产业发展来看,这才仅仅是一个奠基阶段。
以下对协同管理产业的面貌做出一个粗线条的描述。
1.协同管理软件
协同软件现在主要分为产品软件(工具软件)、应用软件和技术平台等三大类,属于个人级和组织级的软件。未来协同软件的主流,很可能是一种社交软件(SNS),以及一种以云为内核的SaaS软件。
SNS形态的协同软件,面向社会公众,满足其在协同“做事”方面的需求,可以称之为“协同社交”,是一种社会级的软件。它可能由现在的协同软件发展而来,也可能由现在的社交网络发展而来。无论如何,都是这两种软件形态的交叉创新。协同软件向SNS的转变,关键性的变革不是技术架构的重构,而是协同行为模式的积累、固化和组件化。
SaaS形态的协同软件,面向泛组织,满足组织的社会建构需求,与当今所谓“企业2.0”(Enterprise2.0)的思想大体一致,介于组织级和社会级之间。若SaaS基于组织的“私有云”,则它更强调组织对公众行为的整合,即社会资源组织化;若基于社会“公有云”,则它更强调组织对公众行为的利用,即组织边界社会化。
2.协同管理研究
协同研究当前由协同软件企业主导、用户参与、媒体跟风、研究机构证明。独立的协同研究尚未形成,连最基本的文献整理都尚未进行,理论更是零散,功能也大同小异。这个产业的过去10年是“野蛮生长”的状态这是从褒义的角度来说的。
协同研究的核心任务是对不同组织的协同模式做出系统分析、理论化、模型化。与先有产品后有应用不同,协同研究应该先将应用搞清楚,然后再来构造产品。
所以协同研究在未来的产业发展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尤其赞赏当前那些做产业研究、企业研究的学者进入到协同模式研究之中,成为第三方的研究力量。协同研究一定是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价值、还具有经济效益的研究新领域。
3.协同管理咨询
协同管理现在是一个既无需咨询、又亟需咨询的产业。
为什么无需咨询?协同是人的一种基本属性,这意味着人对它一点儿也不陌生;既然不陌生,只要上手,就可以触类旁通,与个人的日常经验有机结合起来,很快就能尝到甜头。所以诸如“某老总很快学会使用协同软件,并且爱不释手,从此以后再也离不开它”这样的效果一般都会出现在所有协同软件企业的典型案例之中,这被归纳为一条销售经验,即协同软件是企业信息化的“第一台阶”,好上好用,不会失败。
如果仅仅是这样,“协同”就未免太简单了。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协同与现有的信息化思想截然不同,它处理的是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博弈互动,协调的是各种价值的此消彼长,追求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进。这件事放在中国,叫做“帝王之术”、“厚黑之道”,放在西方,叫做“科学管理”,没有那么简单!
协同咨询是帮助客户真正实现“价值最大化”。他要告诉客户最佳的协同应该怎么开展,怎么激励,怎么评价。他要告诉客户价值有哪些,分别应该怎么获得,怎样平衡。他应该根据客户的实际特点来提出有针对性的方案,他必须稔熟行业中的所有典型应用,等等。
协同咨询将会是协同产业的重要动力源泉,不仅促进客户应用,也推动软件创新。
4.协同管理应用
协同管理的应用,将会以“行业化”为主要趋势。在10余年用户应用的基础上,协同软件积累了丰富的行业应用案例,通过对行业知识的挖掘整理,协同软件将具有内在的专家库、资源库和模板库,从平台型软件向行业型软件转化;同时,协同软件的行业应用再也不是靠天吃饭和顺其自然,而是有了统筹规划,对于重点行业会做出持续性的技术研发和营销投入。
未来的协同管理的主要应用方向除了企业之外,更为重要的是面向社会管理及社会公众。
中国社会当前正处于改革的深水区,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张力,社会协同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方面,如果我们能将中国的社会管理改造为契约精神与人本情怀相融合的协同模式,那么协同产业将具有政治层面的价值,这要远远超出其经济利益范畴。
随着社会的发展,基于非正式组织的生产方式将会日益盛行,社会级的协同管理将会成为协同产业中用户量最大、最具有爆炸式增长的应用方向。
注:本文摘自由致远协同研究院出版的《协同管理导论》,转载请注明出处,即“致远软件官网”。申请试用致远软件相关产品,请拨打免费电话:4007003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