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开通体验×

只需10秒,即可快速申请开通体验

申请体验 登录
首页  >  关于致远  >  致远动态  >  新闻详情

体验产品体验更多产品 >

从L型转向U型经济,乌镇或将重新定义“协同”价值
时间:2016-10-28新闻来源:文/IT Value特约记者 吴宁川浏览量:12753

一年一度的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时间又快要到了。然而,即将要进入2016年11月的乌镇却将迎来不一样的时刻。80年前,出现了举世震惊的中国长征;80年后,中国经济转型之路不亚于再走一次长征。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的深水区,根据长江商学院的今年8月的数据,虽然二季度GDP 数据好于预期,但对工业企业的调查显示产业经济仍处于L 型走势。

在中国经济从L型向U型转型的过程中,恰逢全球信息技术范式转换——“互联网+云计算”正在深刻变革社会组织形态与经济模式。金字塔形组织崩塌、超大公司成为社会化平台、无数小型公司和个人形成新的商业生态,新型社会化商业组织正在迅速出现。在这样的前提下,跨企业、跨产业、跨社会的“协同”正在成为新的商业战略,是从L型走向U型的核心战略。

恰逢十三五开局第一年,2016年11月的乌镇注定将成为新商业战略的出发点与见证地。

产业转型升级将成为常态

当前的中国经济正在进入新常态,即经济增长要从高速向中高速过渡。整个社会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非常大,必须要寻找新的增长动力,否则就很有可能落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

“十三五”时期是基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期,如果成功就意味着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接近高收入国家水平。但专家提醒前面的风险挑战还很多、困难不可低估。产业经济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仍是产能过剩,长江商学院调研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有高达六成企业产品在国内市场供大于求,反映国内需求不足的扩散指数维持在历史最高点。

长江商学院《中国产业经济2016 年二季度报告》进一步指出,今年二季度约有2.6%的企业为停产或疑似停产,大幅度减员的企业明显增加为去年四季度的两倍,创历史最高。在产能过剩严重的企业中,减产、减员都相对更为普遍,但由于当前产能过剩是过去多年盲目过度投资累积的结果,去产能还需要相当长的过程。

可以说,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产业转型升级将成为一个新常态。在经济学范畴,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创立的创新经济学认为技术革命能够形成一个不同于以往的、新的主导技术,当新的技术体系形成以后,围绕着新的技术体系,人们的生产、生活、消费等等的组织模式都将发生改变,因此技术革命爆发将会引发技术-经济范式的改变。而随着新的主流技术体系的形成,可能会形成新一轮的经济长周期,这就是50到60年的熊彼得周期。

自2006年开始的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交织出现,目前还在形成新技术体系的过程中。如果这是新一轮技术革命的话,那么这将仅仅是50年到60年新经济长周期的开始。

商业组织形态变革已成定局

随着2006年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Hadoop的出现,云计算与大数据就在过去的10年间酝酿着新一轮的技术变革。然而,云计算与大数据却还不是这一轮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第一波,第一波转换则是由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与社交应用所引发的。

2014年底,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发布《微信社会经济影响力研究报告》,报告认微信对社会的影响力,在于对人与人之间连接方式的根本性变革,突出表现在它使人与人之间变成一种时时在线和处处在线的连接状态。微信连接一切,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信息沟通无阻碍。微信也是一个生态系统,每一个在微信平台上的个体用户、公司、组织都是这个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2016年8月举办的IT价值峰会上,上海盘古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裁胡刚通过自己的商业实践揭示了经典的金字塔型组织结构正在崩塌的事实。员工总数五千余人、年销售额逾十亿人民币的盘古餐饮就是一个又一个类似微信群的社群,人员的社群化正在打破原先的金字塔型组织结构。而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一个去中心化的沟通方式却导致沟通速度和效率大幅提升,特别是可以跨越企业内外的混合社群生态,进一步导致组织的边界在消失。

与商业组织变革相对应的,就是人与企业关系的变化,正从“人围绕着组织转”到“组织转着人转”。如家酒店集团资深王波亦在2016 IT价值峰会上表示,他从一线的商业运营中发现的工作碎片化、员工兼职化以及员工与流程的分离的大趋势,而这个工作方式变革的大趋势与商业组织变革同步发生,并且反过来加深了商业组织的变革。

微信正在成为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组织、人与社会的连接器。除了微信,还有更多类似体验的社交应用在崛起。当组织边界及雇佣关系被颠覆的时候,每一个组织都将面临更大的管理挑战:工作越来越碎片化、移动化和社交化。

“协同管理”将上升为新商业战略

技术的普及给企业和组织带来了生产方式的剧烈变革,同时也带来了生产关系的巨变。移动互联所带来的广泛连接,导致了全社会特别是企业组织成员的再社会化,这使得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为任何组织工作。致远软件最新的研究把未来的组织形态归纳为“一本六化”,即移动化、社交化,扁平化、跨界化、智能化、去中心化,最后回归到以人为本。

据悉,近期致远软件将发布首个协同管理白皮书,其中将提出在互联社会里每一个人都是中心、每个用户都是中心。相对于以规模化生产、销售和传播为特征的工业化时代而言,以人为中心的协同管理时代,将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整个商业生态重构,从而进入一个以连接、融合、协同为特征的新信息化社会。

在新信息化社会里,需要新的软件及IT框架来实现以人为中心的新型组织。致远软件认为新一代协同管理软件对未来组织来说有三个作用:首先是连接器,连接组织、流程、规则、资源、知识、设备等,形成重度连接关系;其次是定制器,可灵活定制组织、流程和产品,让组织架构更加扁平化、流程更适应市场需求、产品与时俱进;第三是进化器,以人为核心来沉淀组织的行为和知识,最终成为企业决策优化与进化的路径。

在致远软件与海比的联合研究访谈中,90%的受访者认为现在的IT框架无法适应企业的互联网化、数字化转型,也无法更好地实现协同。受访者一致认为,以人为中心、数据驱动的协同组织需要新型的IT框架。与传统IT架构不同的是,新型的IT框架需要以协同为核心,而不是以信息及物料等为核心。

致远软件通过自己的大量实践,认为新型协同IT框架包括协同平台、协同工具和协同应用三大主体,并以“协同”为核心开发了V5平台,包括协同技术平台(CTP)、协同应用平台(CAP)、协同移动平台(CMP)和协同集成平台(CIP)。致远软件还进一步提出了“协同+”,与Oracle、SAP、IBM、Microsoft、用友、金蝶、华为、阿里钉钉、腾讯微信企业号、金山软件、263、云学堂、IMO等形成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共同为企业组织提供“协同+移动办公、+企业商旅、+商务出行、+企业学习、+企业统一通讯、+电商”等丰富的应用生态。

可以看出在协同生态战略下,竞争关系也在发生变化:没有对手、只有伙伴;没有定式、只有合适;没有壁垒、只有共赢。而这样一个商业的形态,恰恰符合了20年前未来学家Kevin Kelly在其《失控》一书中所提出的一个全开放商业环境中的法则:不用打败任何一个竞争对手却依然可以长大,这是因为生态中的每个成员都在一个更高的目标上协同各自的行为,这个更高的目标就是整个生态的繁荣。

2016年11月4日,致远软件将在乌镇举办首届中国协同高峰论坛暨致远软件第六届全国用户大会,近百位来自产学研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企业家,将共同探讨“协同管理”这一新型商业战略,以及如何运用“协同管理”来帮助中国经济实现L型向U型的跨越,突破“中等收入陷阱”。

而即将在乌镇召开的世界互联网大会,本身就是全球互联网界面向中国的一次“协同管理”,在世界互联网大会前夕的首届中国协同高峰论坛则是实业界和产业界的一次“协同管理”,这两个“协同”或将成为新旧经济之间的“连接”,让乌镇定义非凡的“协同价值”。

AI赋能 · 开箱即用 · 无缝协作

百余种业务应用互联互通,无缝衔接

数智公文

打造效能型、智慧型办文新模式

数智会议

会前、会中、会后全业务链覆盖

督查督办

督查工作目、督、考全场景覆盖

时间/计划/目标/任务管理

智能化目标及时间管理平台

数智知识管理

打造智能化知识资产管理平台

企业文化(新闻、公告)

搭建数字化信息分享与沟通平台

数智合同管理

合同全周期数智化管理,更高效

数智人事管理

人、事服务一体,提升组织绩效

数智项目管理

全周期数字化,促进项目成功

数智资产管理

数智化管控,提升资产利用率

数智客户管理

线索商机、签单、售后全程在线

数智培训管理

高效培训,赋能企业人才培育

数智费控管理

业、财、税、资、档一体化管理

数智采购管理

招投标、合同等全过程数字化

集成整合

集成微信、钉钉、WeLink、ERP

供应商管理

准入、评级到退出全周期管理

行业领航 · 深度定制 · 标杆实践

行业专属定制方案,源自TOP企业成功实践

国资行业一体化运营平台解决方案

AI智能办公

文事会一体化

信创办公

集团费控

安全生产

资产管理

制造行业协同运营平台建设方案

AI智能办公

设备管理

项目管理

费控管理

采购管理

运维管理

智慧校园一体化运营解决方案

AI智能办公

行政管理

信访管理

师生服务

外事管理

移动办公

医院行业整体解决方案

医务管理

科研管理

医德医风管理

专病随访

护理管理

不良事件管理

金融行业一体化平台解决方案

费控管理

审计管理

投融资管理

网点管理

知识管理

资产运营监管

科研院所行业一体化管理解决方案

AI智能办公

实验室管理

科研项目管理

资产管理

人事管理

国际合作管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