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产品体验更多产品 >
轨道交通这样高安全标准、高风险暴露的行业,风险管控平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备根基。交控科技作为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领域的代表企业,其从0到1搭建风险管控平台的全过程,既贴合行业特性,又具备普适性的实践价值,为科技密集型企业提供了清晰的落地范本。
一、搭建前提:锚定核心痛点,明确建设目标
风险管控平台的搭建不能盲目启动,需先找准企业管理的核心痛点,才能让平台建设有的放矢。
1.精准定位核心痛点
交控科技的风险管控痛点具有代表性:作为涉及国家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企业,项目风险直接关联公共安全,管控要求极高;同时企业分支机构遍布境内16个城市、境外3个城市,业务涵盖研发、生产、工程实施等多个环节,风险点分散且复杂,传统人工管控模式难以实现全面覆盖;此外,各业务系统数据孤立,风险信息无法实时同步,导致风险发现滞后、应对被动。
2.明确平台建设目标
基于核心痛点,交控科技确立了清晰的建设目标:搭建一套标准化、一体化的风险管控系统,实现风险从发现、甄别、分析、定级到应对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打通各业务系统数据壁垒,让风险数据实时滚动更新,确保管理人员随时掌控风险动态;降低风险管理的人力成本,提升风险应对效率,最终保障项目交付质量和企业运营安全。
二、搭建核心:依托协同底座,构建全流程体系
风险管控平台的核心价值在于“全流程覆盖+数据互通”,交控科技以协同运营平台为基础,构建了层层递进的建设体系。
第一步:搭建技术底座,打通数据壁垒
平台搭建的首要任务是打破数据孤岛。交控科技选择致远互联协同运营平台作为核心底座,借助其数据中台能力,整合了PD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ERP系统、HR系统等数十个业务系统的数据,同时纳入外部相关数据,形成了统一的数据采集、存储和分析中心。通过与HR系统、AD域的集成,实现了组织架构、人员信息的同步更新,为风险管控提供了精准的人员和组织数据支撑,避免了因数据不一致导致的风险误判。
第二步:梳理风险类型,建立标准数据库
风险管控的前提是“摸清风险家底”。交控科技结合轨道交通行业特性,梳理出项目风险、环境因素风险、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经营风险、信息安全风险等五大核心风险类型。针对每类风险,制定了统一的风险判别标准和分级体系,建立了项目风险库和标准风险库,明确了不同级别风险的应对流程和责任主体,让风险管控有章可循、有标可依。
第三步:设计闭环流程,实现全周期管控
平台的核心功能是实现风险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交控科技设计了“风险发现-甄别分析-定级-应对措施-风险再评价”的闭环流程:
风险发现:通过项目执行过程中的数据反馈、员工上报等多渠道收集风险信息,录入项目风险台账;
甄别分析:平台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模型,对收集到的风险信息进行自动甄别和深度分析,判断风险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
定级分类:依据预设标准对风险进行分级,明确高、中、低风险的划分界限;
应对执行:针对不同级别风险,自动推送至对应责任部门和人员,执行预设的应对措施,并实时跟踪进展;
风险再评价:对风险应对效果进行复盘评价,将相关数据回写至风险库,持续优化应对策略。
第四步:集成关联模块,强化管控协同
风险管控并非孤立存在,需与其他管理模块深度协同。交控科技将风险管控平台与项目管理、用印管理、资产管理等模块集成:在项目管理中,实时关联项目进度数据,提前预警因进度滞后可能引发的风险;在用印管理中,通过标准化审批流程,避免因违规用印导致的法律风险;在资产管理中,通过资产全生命周期跟踪,防范因设备故障、资产流失引发的运营风险,形成了“风险管控贯穿业务全链条”的管理格局。
三、搭建关键:落地应用场景,实现价值转化
平台搭建的最终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交控科技通过聚焦核心应用场景,让风险管控从“理论”走向“实践”。
1.项目风险管理场景
针对轨道交通项目的高安全性要求,平台实现了项目风险的动态监控。项目执行过程中产生的风险数据实时同步至平台,管理人员通过协同运营绩效看板,可直观查看各项目的风险分布、应对进度和处理效果。通过建立标准化的风险应对机制,项目风险管理的人员成本显著降低,风险规避效率大幅提升,有效减少了风险对项目交付的影响,保障了项目交付质量。
2.多维度风险联动场景
平台支持跨类型、跨部门的风险联动管控。例如,当项目中发现设备质量风险时,平台可自动关联至资产管理模块,核查设备采购、入库、维护等全流程数据,快速定位风险源头;同时联动采购部门和供应商管理环节,采取整改措施,避免同类风险重复发生。这种多维度联动模式,让风险管控不再局限于单一环节,实现了全方位、无死角的覆盖。
四、搭建成效:管控效率提升,支撑企业发展
交控科技的风险管控平台落地后,取得了显著的实践成效,验证了从0到1搭建路径的可行性。
1.风险管控更精准高效
通过标准化流程和数据驱动的分析模式,风险发现时间大幅缩短,以往需要数天才能识别的潜在风险,现在可通过平台实时预警;风险应对效率提升,管理人员能随时掌握风险动态,快速调配资源落实应对措施,风险对业务的影响降至最低。
2.管理成本显著降低
平台实现了风险管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减少了人工统计、分析和跟踪的工作量,降低了风险管理的人力成本;同时,通过提前规避风险,减少了因风险爆发导致的经济损失和项目延误成本。
3.支撑企业数字化转型
风险管控平台作为企业数字化运营管理平台的核心模块,推动了企业管理从经验型向数字型转变。通过对风险数据的持续积累和分析,为企业优化业务流程、完善管理体系提供了数据支撑,加速了整体数字化转型进程。
五、搭建启示:从交控实践看通用方法论
交控科技的实践为企业从0到1搭建风险管控平台提供了宝贵启示:
以业务需求为导向,避免平台建设“空中楼阁”,确保每个功能模块都能解决实际痛点;
依托协同平台构建技术底座,优先打通数据壁垒,让数据成为风险管控的核心驱动力;
建立标准化体系,包括风险分类、判别标准、应对流程等,确保管控的一致性和规范性;
注重模块协同,让风险管控融入业务全流程,而非独立于业务之外;
持续迭代优化,通过实际应用反馈不断完善平台功能,适应企业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
风险管控平台的搭建,还是需要企业结合自身行业特性和管理需求,借鉴成熟实践经验,脚踏实地搭建贴合自身的管控体系,才能以数字化能力筑牢风险防线,支撑企业长远健康发展。
AI赋能 · 开箱即用 · 无缝协作
百余种业务应用互联互通,无缝衔接
行业领航 · 深度定制 · 标杆实践
行业专属定制方案,源自TOP企业成功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