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北京市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二级调整为三级,趋近停摆一个多月的经济重新开始恢复,但未来疫情还可能会不断反复并带来长期影响,我们将在疫情防控与恢复经济中左右博弈,与危机和变化并存。
北京大学陈春花教授讲到:在危机之时,对企业最大的考验,不是能否预测正确,而是能否动态应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危机中,持续而灵活的适应性是企业必须掌握的能力。以变应变、敏捷、创新——成为当前时代企业的共同需求。
若要提升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和应对有能力应对突如其来的危机,企业必须闻声而动,对组织架构、业务模式和流程进行快速的模块化搭建并能随时重组、拓展和调整。这种快速“变阵”能力反馈到企业信息化建设上,将改变传统IT建设因“滞后性、长期性”,以及缺乏足够的“创新性、灵活性”带来的问题。
为提升企业的业务能力,致远互联V8.0推出新一代智慧协同运营平台,深化CAP业务定制平台的设计与组装能力,支撑企业更灵活的业务搭建、扩展和调整需求。同时以协同云平台的“标准应用+轻量配置”模式,为企业实现快速的业务复制提供一站式的体验和服务,支撑企业构建快速创新的敏捷业务能力。
致远互联V8.0开启企业快速创新的业务能力
CAP应用设计组装能力,让业务创新更快捷高效
对于企业来说,创新来自洞察行业发展趋势、了解客户新需求及寻找空白市场等,一般可以通过调整、改变、扩大、缩小、组合以及代替而创造出新的产品、新的方法和观念,这种创新往往来自于一套规范的创新机制和体系,来源于能够将规则、方法、理念快速的组件化、模型化、定制化。
这赋予了企业灵活敏捷的业务中台能力,即自定义快速定制随需而变的组织和业务流程模式,从而强化企业的创新和即时决策能力。对致远互联而言,CAP业务定制平台承担了这一关键角色。
致远互联V8.0进一步强化了CAP的业务设计和组装能力,包括多种多样的设计样式和模板,基于函数机制、接口机制、组件机制的设计组装能力,以及基于表单视图无缝拼接的新机制——视图引用,将来源于不同表单的视图进行聚合显示,实现基础数据的分离存储管理和聚合拼装显示;CAP还引入自定义函数和常量作为公式组件,提升对业务规则的支撑能力。
CAP的基础数据、计算定义能力
基于“市场/客户需求洞察→业务模式重构变革→应用定制化搭建调整”的动态机制,企业构建了体系化的市场响应、业务创新和变阵能力。为提升业务应用的搭建制作效率,CAP平台还提供多人协同制作能力,让应用制作的过程有序可控;针对集团类业务,集团管理员、单位管理员可统一查看集团、单位下的所有应用和表单,提高跨单位组织的应用制作能力。
全向连接的数据魔方,构建互联互通的数据交互模型
基于CAP的定制化服务,企业得以构建灵活敏捷的业务创新能力,但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业务应用的搭建离不开基础数据的支撑,同时多个业务应用、系统之间也存在数据交互的需求,融合互通的应用体系才不会造成越来越多的“烟囱”。
为此致远互联基于数据魔方的标准化接口,为业务和协同之间的基础数据共享提供了参照标准,构建了组织主数据、各类标准应用间的统一接口机制,实现了协同、业务和数据分析体系的一体化管理。
基于数据魔方的统一数据交互模型,有力支撑了企业人力资源、党建、合同等核心应用场景间的互通和智能数据调用,如在人力资源管理场景中,随着新员工入职,HR应用中的入职申请单审批通过后,同步生成组织账户中的新建人员信息,同时员工离职也将自动调用、调整组织主数据信息,使人事管理中入转调离的各个场景应用更闭环、更完整。
全向连接的数据魔方
协同云服务,实现企业业务的快速复制能力
除了重新组装构建之外,创新还可以来自于学习借鉴、扩展他人的模式和经验,在市场竞争中,一个重要的策略就是向其他成功企业学习,许多用于产品和流程的工具都可以从竞争对手、先进企业那里得到启发,学习、借鉴他们的管理经验,进而调用整理成符合自身需求的业务模式。
致远互联协同云平台聚合了企业、供应商和多元云服务产品,构建了一个从管理思想-应用构建-服务分享、复制的有机化体系,提供覆盖多领域场景的企业级管理应用,让企业可以基于“标准应用+轻量配置”模式,快速下载、安装、配置,驱动业务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变革升级。
比如费控管理、人力管理、党建管理、电子合同全过程管理等核心应用,其数据、场景能力已经全面提升,通过在线化的配置使用指南以及帮助中心的服务对接,实现业务应用的快速复制、快速上线;尤其对中小企业而言,这一模式让其以更优的成本、更快的速度、更先进的方式实现经营管理的提升。
致远互联协同云商城
基于随需定制、灵活敏捷的业务设计和变阵能力,致远互联V8.0新一代智慧协同运营平台改变了IT 建设“长期性、滞后性”的缺陷,以零代码、可视化的方式对组织、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和调整,实现敏捷的业务变阵、业务创新能力,以及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
在市场需求、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一个注重创新的企业组织,伴随从偶然、个体性创新到系统性创新的发展演变,最终将出现在制度和文化等组织因素上,营造鼓励创新、挖掘创新、激发创新的良好企业氛围,必将促进创新型组织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