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业务特点
高校信息化不但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因为其科研、人才的聚集效应一直居于信息化的创新者、领头羊位置,尤其是高校信息化直接关乎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治理以及“双一流”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因此尤其值得关注。
随着大数据的兴起,进一步将全校的底层数据打通,通过挖掘和利用数据的价值,实现管理、教学、科研、服务等各项工作的感知、判断、评价和预警,从经验管理到数据管理,粗放式管理到精细化管理,从而辅助决策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院校简介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简称“武软”,是武汉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是“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湖北省首批普通本科高校与高职院校联合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试点学校”[1] 。学校前身为2002年5月创办的武汉工交职业学院,2006年8月,武汉工交职业学院与武汉软件职业学院(武汉市广播电视大学)合并组建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武汉市广播电视大学),校名沿用至今。
学校与武汉市广播电视大学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同时承担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与电大远程教育两类教育重任,两类教育既保持相对独立,又血脉贯通,实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了类型多样、层次丰富的办学格局。
三、需求背景
学校原使用的老办公系统,由于厂家战略调整,不再对其提供技术服务与支持,导致系统出现问题无法及时修复,严重阻碍学校正常的办公;原老办公系统存在数据难共享、业务不协同、缺乏数据管理,相互之间处于孤立状态;学校日常办公未同步移动端,无法及时响应消息;传统的纸质表单审批流程,造成学校各级部门办事效率低下。基于对以往老OA无法解决的问题,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引入致远互联协同管理平台,与致远项目组制定实施项目规划,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进行无缝对接,从师生服务、行政管理、职能业务等方面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实现一体化“一键式”事务处理的数字化校园办公。
四、信息化历程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信息化建设需求多,二级院系、职能部门建设范围广,针对以上难点,致远互联与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多次深入沟通,统一思想、统筹规划,对综合管理、周会议安排、议题管理、公文管理、文档管理、文化建设等应用方面,构建统一流程管理,统一文化建设,统一通讯平台,克服转型推进过程中的困难,项目建设分期有序推进,切实解决了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平台化办公、数字化办公问题,并满足随时随地的移动办公诉求。
五、企业信息化蓝图
推进学校行政管理服务移动化,校内移动办公全覆盖,积极推动资源和信息共建共享,实现“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谋划构建一套开放性好、兼容性强的协同办公平台,统一高校各项管理工作,提升工作效率和纵向管理深度,全面提升高校管理水平。
六、关键应用场景
1、统一门户及组织架构
致远互联协同运营平台为学校构建统一门户,设有个人空间,学校空间,组织架构涵盖37个职能部门,173个岗位,1000+教职员工基础信息,权限分配;统一的消息发布、意见收集平台,提高服务响应速度,提升工作效率。
2、周工作管理
周工作列表式看板,校职工对周工作安排一目了然,提升工作汇报、工作计划的安排效率;每周值班安排与周会议安排相结合,便于教职工快速接收了解学校一周重要工作;增加移动端实时接收工作信息,快速响应,加强工作衔接与配合。
3、公文管理
协同管理平台公文管理功能利用工作流的原理来建立公文流转机制,通过公文流程模版和流程节点保证公文流转,确保在组织机构变动和人员变动的情况下公文流程无需更新可继续使用;通过公文交换送达到各个单位,替代人工传送,保证公文的安全和准确。公文管理涵盖发文、收文、交换、督办、查询、统计以及公文归档等公文办理的全过程,管理过程遵循国家公文管理规范与标准、还原办文实际场景、模拟手工公文处理的流程,以电子化手段全面实现公文的数字化处理。并为用户提供公文的收发签、流转过程和文件归档存放、查询、统计等管理功能,同时也提供公文信息交换、查询、督办等功能。
4、实训建设项目管理平台
通过致远平台,实现了完整的实训项目平台管理,对向实训中心申报项目的全部数据信息、审批流程的全过程信息及项目文档资料进行全面管理;建立系统的项目审批信息和项目资料的采集和共享机制。
七、整体应用价值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依托协同运营平台COP建立高效协同平台及信息门户,按照组织和角色提供不同层级、不同业务类别的门户,助力业务效率的提升;实现公文全过程管理,改变传统纸质、PC发文、办文的局限性,可随时随地完成公文事宜的处理,形成公文审批过程全留痕及全追溯。通过COP强大的集成能力和低代码业务定制能力,建立移动办公平台、旧系统文件中心,并全面对接人事数据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等,加快智慧管理步伐,实现业务在线化及全流程过程追踪,提升日常运营效率,提高各部门间协作能力,推动智慧高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