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产品体验更多产品 >
数字乡村平台通过数字化手段打通乡村治理与产业发展的全链条,其中信息发布与农产溯源二维码生成是连接政府服务、市场需求与农产品安全的关键环节。二者依托数字乡村平台的数据互通能力,既保障信息传递的高效透明,又为农产品构建可信的质量背书体系。
一、信息发布操作流程
信息发布是数字乡村平台服务乡村治理与民生的基础功能,涵盖政策通知、农事指导、就业服务等内容,通过标准化流程确保信息精准触达目标群体。
(一)信息录入与审核
1.内容提交
发布者(如乡镇政府工作人员、产业服务人员)登录平台后台,进入“信息发布”模块,选择发布类别(如政务公告、惠农政策、农产品供求等),填写标题、正文、附件(如政策文件、活动海报)等内容,并设置目标受众范围(如按村庄、农户类型或产业主体划分)。
2.多级审核
提交后,信息自动进入审核流程。村级管理员先对内容的真实性、关联性进行初审,通过后流转至乡镇级管理员复核,重点检查政策表述准确性、数据一致性等。审核不通过的内容将退回并标注修改意见,审核通过的信息进入发布队列。
(二)发布与推送
1.渠道选择
审核通过的信息可通过平台首页、乡村服务APP、微信公众号等多渠道发布。针对紧急通知(如灾害预警、防疫提示),可启用“弹窗提醒”功能,确保用户登录平台时优先查看。
2.受众触达
系统根据预设的受众范围,向目标用户推送信息提醒,包括短信通知、APP消息推送等。用户可在“个人中心-我的消息”中查看历史信息,支持按类别、时间筛选检索。
3.反馈与统计
信息发布后,平台自动统计阅读量、点赞数、转发量等数据,发布者可在“数据中心”查看传播效果。对于需互动的内容(如民意征集),用户可直接在线留言,系统将留言汇总至后台,由发布者定期回复处理。
二、农产溯源二维码生成操作流程
农产溯源二维码是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全程可追溯的核心工具,通过整合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数据,为消费者提供透明的质量信息。
(一)基础信息采集与关联
1.主体信息录入
农户或合作社登录平台的“溯源管理”模块,填写主体信息(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及农产品基础数据(品种、种植/养殖周期、投入品使用记录等),上传土地流转证明、生产资质等文件,完成主体认证。
2.生产过程数据关联
平台对接智慧农业设备(如传感器、无人机),自动采集种植/养殖环境数据(温湿度、光照、水质等);同时支持手动录入关键农事操作(如播种时间、施肥记录、病虫害防治措施),上传现场照片或视频作为佐证。加工企业需补充加工环节信息(加工日期、工艺流程、质量检测报告)。
(二)二维码生成与赋码
1.数据整合与编码
平台对采集的信息进行标准化处理,生成唯一的溯源编码,涵盖生产主体、环境数据、农事记录、检测报告等全链条信息。编码经加密处理后,与二维码图像关联。
2.二维码生成与下载
点击“生成二维码”按钮,系统自动生成对应农产品的溯源二维码。用户可选择二维码样式(如包含产品名称、logo),下载高清图片用于印刷张贴。二维码支持批量生成,适用于同一批次的农产品。
(三)流通与查询
1.流通环节数据补充
物流企业扫描二维码,录入运输信息(出发时间、途经地点、冷链温度等),数据实时同步至平台,补充至溯源链条。
2.消费者查询
消费者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查看农产品的生产主体、环境参数、农事记录、检测报告、流通轨迹等信息,实现“一扫知全程”。平台支持查询记录统计,生产者可查看产品的查询热度与地域分布。
3.核心价值与注意事项
信息发布功能通过规范流程与多渠道推送,解决了乡村信息传递滞后、覆盖不全的问题,提升政务服务与产业指导的效率;农产溯源二维码则通过数据透明化增强消费者信任,助力农产品品牌建设。
操作中需注意:信息发布需严格遵守审核机制,确保内容真实合规;农产溯源数据需实时更新,避免因信息滞后影响追溯效力。二者协同发力,既畅通乡村信息脉络,又为产业发展注入数字化信任基石,推动乡村治理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
AI赋能 · 开箱即用 · 无缝协作
百余种业务应用互联互通,无缝衔接
行业领航 · 深度定制 · 标杆实践
行业专属定制方案,源自TOP企业成功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