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远协同为军民融合高科技企业数字化升级保驾护航 ——航天长峰应用案例分享
北京航天长峰科技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其前身为长峰科技工业集团公司,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国内首家由国防科研单位领办的大型高科技产业集团,隶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是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航天长峰的全资子公司,2010年7月更名为北京航天长峰科技工业集团有限公司,2011年12月通过重大资产重组方式进入北京航天长峰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航天科工二院军民融合的高科技经济实体,是航天科工二院民用产业的主体单位。目前公司下属23家分公司,3个行业事业部,公司现有职工900余人。
航天长峰作为中国航天科工“军民融合”的主体单位,代表中国航天科工先后承担并出色地完成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9年国庆60周年庆典、2010年上海世博会及广州亚运会、2011年深圳大运会和新疆亚欧博览会及贵州民运会等大型活动安保科技系统设计建设及运维保障任务,以及国家边海防监控中心的设计建设、大型建筑智能化设计及建设等项目。依托航天雄厚技术实力和整体优势,历经25年的建设和积累,航天长峰逐步形成涉及包括大型活动安保、国土边防、警务信息化等多个核心业务领域大型系统集成公司,是国内相关市场技术咨询、解决方案、系统集成、产品提供运营服务等总体实力领先的总承包商、营销商和服务提供商。
摒旧推新——信息化紧跟企业发展步伐
但是几年后,随着航天长峰业务量的指数倍递增,以及内部随之不断迭代更新的组织架构,当前老OA系统的弊端也暴露了出来:
因此,航天长峰做出了摒弃沿用十年的老OA系统的决定,选择一款灵活度更高,可配置、易调整,并能通过零代码搭建的形式,来实现一级业务管理闭环的成熟平台——致远软件。
致远协同——助力航天长峰实现数字化运营
采购了新软件,上了新平台,那如何规划我们的建设内容呢?首先我们要看,通过新平台,我们希望达到什么目标。毋庸置疑的是,系统要能解决长峰管理上的难点。作为航天长峰的项目经理,我有幸与甲方项目团队一起探讨过这些问题,我们发现,企业管理可以总结以下三个方面最重要的东西——执行、闭环、协同:
①执行,管理问题往往出在执行上,特别是国企人治化色彩比较重,要尽可能减少“人”的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②闭环,管理上没有闭环就无法发现矛盾和问题所在,更谈不到及时解决;
③协同,不仅是业务层面的协同,更是资源的协同,企业大了,部门多了,跨职能部门间的协调和协同,更合理的调配资源,决定了企业是否能高效运转,这些是公司面临最严峻的问题。
所以我们制定了本次项目的建设目标:建立以服务业务为核心,以支撑经营管理为根本的企业管理系统。
在业务流程层面,通过项目管理维度进行建设,目的是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分别在项目前期阶段、项目实施阶段、项目售后阶段三个阶段构建从项目商机信息备案、立项、招投标、合同签署,项目采购外协,到验收规划的项目全过程管控。
在业务应用层面,基于应用场景,将业务功能模块化,通过致远CAP零代码设计平台构建航天长峰的业务中台,来满足航天长峰不断变化的需求。
这些业务建设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部分是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的目标是要实现全成本核算,将项目全成本按项目阶段分成了三个部分,分阶段释放,分别管理:
①预算的编制和调整;
②通过转阶段实现上一阶段成本的自动归集和阶段预算自动关闭;
③与财务报销、付款流程联通,数据共享。
以人力成本为例,业务部门长在进行项目间人力资源调配工作,通过人员看板可动态查看部门人员所在状态,线上调动人员,由所在项目经理确认,并知会到本人,自动触发《任务单》明确派遣周期和工作目标,完成考核权力由部门向项目部的移交。同时,在系统实现薪资和社保自动计算的基础上,核算出每人单日成本,通过业务人员每日填报工作日志对当日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同时成本写入该项目成本,同步记录到项目库内。